您是否经常发现孩子写作业时莫名其妙地漏掉一整道题?或者读书时串行,把第二行的结尾接到第四行的开头?
许多家长和老师首先想到的是"粗心大意"。但事实上,这也可能与孩子注意力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。

首先,家长需要进行辨别注意力问题的特征和阅读困难可能的迹象。通常来说——
注意力问题可能的特征
漏题串行具有"随机性",可能这次漏这题,下次漏那题
在各类作业中都可能会出现类似问题(比如数学漏算数题、语文漏默写题等)
使用视觉辅助工具(比如用手指、铅笔进行点读)后有明显改善
休息充足后,情况也可能会有好转
阅读困难的可能迹象
经常混淆形状相似的字母(b/d, p/q)
拼音学习困难,拼读能力明显落后
阅读理解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不一致
有阅读障碍的家族史
但家长需要注意的是,这两者可能会同时存在。如果孩子同时表现出多方面的困难,建议一定要寻求专业评估。
当排除了阅读困难的可能性后,通常来说孩子经常会漏题串行,通常与执行功能、注意力品质等都可能有关系。
首先是执行功能,在往期的文章中,我们已经详细解释过这个概念,在这里就不赘述。通常来说,孩子可能因为:
规划与组织能力不足
没有先浏览整个作业的“计划”,这导致孩子并不知道一共有多少题,题目是如何分布的。他们是“只见树木,不见森林”,做一题算一题,进而导致题目出现错漏。
工作记忆能力不足
工作记忆是大脑的“临时储存器”。当孩子做到第3题时,他可能已经忘了第2题做过了,或者忘了“接下来要做第4题”这个指令,导致跳过某些题目。
反应抑制能力不足
看到题目就急于动笔解答,解答完后立刻去做下一道“看见”的题目。这种冲动的行为也容易导致孩子出现漏题串行的情况。
此外,注意力的品质也会产生影响,通常来说孩子如果持续性注意力、选择性注意力不足,也容易出现漏题串行的情况:
持续性注意力不足
孩子无法在写作业这件相对枯燥的任务上保持长时间专注。一旦精神疲劳后,就容易出现注意力“离线”的情况,大脑会自动忽略一些信息,导致漏题。
选择性注意力不足
孩子无法有效地将注意力集中在“题目”上,而容易被作业本旁的橡皮、窗外的声音等无关刺激吸引,回来后找不到刚才的位置,导致出现的漏题串行。当然,这里也是与执行功能也是密切相关的。
看到这里,我们的忠实读者会发现之前系列科普文中有提及“注意的转移”,那么这次这个“选择性注意”和之前的“注意的转移”有什么区别吗?
这是个好问题!
选择性注意是“在混乱中挑出重点”,注意的转移是“在不同重点间灵活切换”。前者解决“如何聚焦”,后者解决“如何切换”。二者共同构成注意系统的核心功能,支撑人类在复杂动态环境中高效完成任务。
那么,我们如何帮助孩子解决这个问题呢?
通常,孩子如果经常出现漏题错行,在最初的时候我们可以借助辅助工具和一些标记方法来帮助孩子。
工具法
我们可以准备一张空白纸或一把尺子。阅读时,用纸或尺子覆盖住当前阅读行以下的所有内容,只露出正在看的一行。读完一行,向下移动一行,以此类推。这样强制性地减少视觉干扰,帮助孩子每次只聚焦于一行,避免跳行。
标记法
可以让孩子在开始做一整页作业前,先用铅笔(或其他醒目的笔)把所有题号圈出来(如 ①, ②, ③)。每做完一题,就在题号上打一个勾(√)。将题目完成情况可视化,成为一种做题习惯。
在“标记法”的操作下,可以帮助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做题习惯:
第一步,拿到作业后先进行浏览,弄清楚这项作业有多少道题。
第二步,对所有题号进行标题,即圈出所有的题号。
第三步,做题目,完成一题打一个勾。
第四步,进行复查,注意检查每个题号,并确认每个题目是否打勾。
这样,我们就将复杂的任务分解成简单、可执行的步骤,帮助孩子建立良好习惯,培养计划和管理的能力。
注意力互动训练
此外,我们可以通过一些互动游戏训练,帮助孩子提升基础能力,强化注意力和执行功能。在这里我们分享一个“眼睛走迷宫”的游戏:
“眼睛走迷宫” 家长和孩子可以共同比赛:共同看同样一张迷宫图,根据迷宫的难度给到不同的时间,比如说相对比较简单的迷宫,有1分钟的时间。家长和孩子不用纸笔,仅用眼睛观察和判断正确的路线。
1分钟结束后,两人迅速标注切实能走通的迷宫出口(游戏中有很多出口,但只有一条是正确出口),标注正确的即为获胜者。这个互动游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锻炼注意集中与执行功能。

如果尝试这些方法后对孩子漏题、错行的情况改善仍然不明显,建议寻求儿童心理医生或职业治疗师的专业评估。